郭玉峰:做实“温暖工程” 改善民生福祉

2024-07-12

做实“温暖工程” 改善民生福祉

郭玉峰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祖国北疆,冬季漫长严寒,全区各地冬季供暖期多为6个月,高寒地区长达9个月,全区供热面积10亿平方米。2023年12月召开的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决定,在内蒙古全域实施“温暖工程”。全区各级住建部门按照“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冬病夏治、标本兼治、群众满意”的原则,全面排查解决制约我区供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弱项短板。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城镇供热温暖工程实施方案》,12个盟市均结合实际制定印发了具体实施方案,全面实施城镇供热温暖工程,确保下个采暖季供热质量明显提升,让老百姓更好地温暖过冬。

坚持问题导向,从七个方面查问题、补短板、抓落实

全面提升热源保障能力。充分利用当地热电联产、工业企业余热资源和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挖掘供热能力。合理配置热电联产供热区域内的调峰热源和大型热源厂备用热源,提高热源保障能力。

全面提高管网运行效率。对“跑冒滴漏”情况严重的管网,影响供热质量的老旧小区室内立管,以串联系统供热的户内管道等进行更新改造。对城镇一级主干管网进行联网互通建设。

全面改善热力站输配质量。对“小马拉大车”、不符合设计要求的热力站进行扩容改造。对设备老化、能耗高、完好率不达标、自控水平低的热力站进行升级改造。

全面降低终端用热能耗。优化用户室内供热系统,改造节能保温不达标的建筑。对投诉多、反复投诉的用户加装室内温度监测装置,进一步保障供用热双方合法权益。

全面加强供热智能化管理。计划建设自治区、盟市、旗县区三级智能化监管平台,对热网和换热站开展智能化升级,逐步实现智慧供热、精准供热。

全面提高应急保障能力。新增移动应急热源车辆,同时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进一步保障供热安全。

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利用三年时间,对各旗县市区城中村、城边村燃煤散烧进行综合整治,持续改善居民供热条件,实现群众温暖过冬。

能快则快、能早则早,停暖之日就是开工之时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城镇供热温暖工程实施方案》,各地从终端热用户倒查,按照“户、站、网、源”的顺序,全链条“体检”,查找暖气不热的“病根”,合理精准制定项目,全面提升供热质量与水平。

2024年计划实施539个项目,主要包括:建设改造热源69座,提升供热能力1亿多平方米;拟对59家供热企业进行整合,整合后全区供热企业由244家减少到193家,改造供热一级管网854公里,建设热源互联互通管网189公里,提标改造热力站3053座,改造二级管网6160公里,改造楼栋立管3103公里,大串联户内系统改造53665户,采购应急热源车39辆,建设完善智慧供热监管平台108个。

为强化技术指导,聘请全国供热协会专家46名,先后18次对各地“温暖工程”的规划、建设、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强化技术力量支撑。组织举办了“内蒙古自治区推进落实温暖工程”专题培训班,印发了《热力站标准化改造技术指引》,推动实现按需供热、精准供热的新型智慧供热模式。

按照“停暖即开工”要求,各地抢抓时间,4月16日,已停暖的77个旗县区的221个项目开工,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截至6月19日,全区539个建设项目中453个项目已开工、开工率84%,其他项目按照各地统筹分阶段实施,避免工程“遍地开花”,**限度降低群众出行影响。已完成投资46.74亿元,各类管网累计完成更新改造897公里,热力站改造完成360座,热源和智慧平台等安装类项目正在按计划推进,平均形象进度39%。

图片
鄂尔多斯市“温暖工程”热网改造施工现场。

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要求,坚持定期调度、通报制度,进一步压实责任,上下联动,督促指导各地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力争8月底前项目建设全部完成,为系统运行调试留足时间。项目完成后,全区供热保障能力将进一步充裕,管网输配效率将进一步提升,户内供热系统将进一步优化,热力站效能将进一步提高,全区供热持续向“安全、稳定、智能、节能、清洁”发展,实现供热安全能保障、企业能降低成本、用户能节省费用、社会能减少排放,按需供热、精准供热的目标。

切实解决好钱从哪里来、工程怎么干、机制怎么理顺的问题

我们各级党政机关要过“紧日子”,但基本民生保障不能“缩水”,必须积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向国家争取一点”,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发改委、财政厅等部门明确专人积极向国家部委对接争取相关项目支持。各地区将“温暖工程”与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燃气管道“带病运行”问题专项整治、老旧小区改造、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建设、大规模设施设备更新等现有项目资金深入整合,将资金尽可能向“温暖工程”倾斜。“各级财政安排一点”,为支持各地区城镇供热“温暖工程”建设,自治区财政安排30亿元一般债券、10亿元专项债券。其中275个项目通过了一般债券评审,已按照评审结果和项目金额分配资金。专项债券正在按要求申报。各盟市、旗县政府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目前已落实了37.47亿元。“企业落实一点”,为用户安全稳定供热,是供热企业不可推卸的责任。各供热企业通过自筹资金、贷款等方式,积极落实资金59.19亿元。“市场化运作一点”,供热行业是重点民生基础设施行业,因其固定的现金收益,有较高的包装性与合作性,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市场化引进中铁三局等央企带资融资进驻有关盟市,与当地企业合作,采取特许经营、使用者付费模式参与“温暖工程”建设。

图片

呼和浩特市城发供热有限责任公司桥靠分公司工作人员实时监控供热设备的运行情况。

镇供热“温暖工程”是解决群众供热“急难愁盼”的大事,必须把工程组织实施好,切实把好事做实、实事办好。将“温暖工程”与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燃气管道“带病运行”问题专项整治、老旧小区改造、大规模设施设备更新、整合“小散”企业等工作统筹推进、一体实施。组织专家下沉一线“把脉问诊”,与盟市对接需求,为“温暖工程”规划、建设、运行和管理提供技术保障,推动“温暖工程”项目规范精准、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切实提高工程质量和供热效益。严格履行招投标手续,加强施工监管,保证工程质量。严格组织项目竣工验收,工程质量未达到要求的要及时整改,直至符合工程质量相关验收标准后方可交付使用。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相关规定,守牢安全底线。积极探索影响面小、速度快、群众能接受的改造方式,按照“一小区一方案”的工作要求推进改造工作,坚决防止劳民伤财,真正把“温暖工程”办成“民心工程”。

“温暖工程”不是建个热源、改个管道、升级个热力站就完成了,要从制度层面解决根本问题。建立完善供热管网维修、养护、更新保障金制度,保障金专项用于居住建筑热用户共有供热设施、设备的维护、养护更新。建立供热企业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加强供热最低温度调度监测,提高供热企业服务水平,同时建立末位淘汰制度,供热服务差、响应率低的供热企业逐步退出供热市场。推动建立热价联动机制、应急保障补偿机制以及煤炭、燃气、电力等供热能源保障机制,确保供热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我们坚信,各级共同努力,以我们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一定能够尽圆广大群众的“温暖梦”!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

图片

来源:实践融媒

分享